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未来讲堂之宋词诵读与赏析(67)——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正文

未来讲堂之宋词诵读与赏析(67)——张元幹《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2025-04-04 21:56:36 来源:文化前沿网 作者:梧桐 点击:4353次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作者:张元幹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赏析张元幹(公元1091年—约1170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福州永福(今福建永泰)人,生活于北宋末及南宋初,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将作监。著有《芦川归来集》。今存词一百八十余首,有《芦川词》单行。词风以南渡为界划分两类,南渡前词风绮艳轻狭,内容无非歌筵酒席;南渡后创作直面现实,词风自觉转向东坡一路,情怀激烈,多抒慷慨悲凉之情,词作更具骨力。《贺新郎》,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词》《风敲竹》《贺新凉》等。关于调名的缘起,宋人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贺新凉》是词调本名,后误为《贺新郎》;另一种认为《贺新郎》是词调本名,因苏轼词中有“晚凉新浴”而名为《贺新凉》。现在仍无定论。正体以南宋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为代表,双调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词作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此时词人好友胡邦衡(即胡铨)因上书反对与金人议和,要求朝廷处置秦桧等卖国贼,遭到秦桧等人轮番的政治迫害,被削除公职发配新州偏远地区。词人基于此事,慷慨陈词,不惧当局奸臣淫威,大义写下此词为胡铨送行。上片感慨时局,直抒内心磊落不平之气。“梦绕神州路”,从北方国土沦陷的时局着笔,写出两军交战多时,遍地弥漫着黍离之悲。再以一个问句向天发问,以昆仑山天柱折喻指金兵的灾难性入侵,抒发国土沦陷、民生凋敝的痛心。“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嵌用杜甫“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诗句,抒发天意难测、问天无果的悲哀,隐含对当朝统治者主宰下的分崩离析局面的叹息。最后由时局转入送行主题,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送行更被赋予着悲壮的意蕴。下片诉说别情,寓托词人与友人惺惺相惜的深厚情谊。前三句写景以渲染离情,点明送别时节为凉意初生、云淡星稀的初秋时期。后三句追忆往昔、设想未来,回想与友人的相交,设想别后的难再相见、难再通信,更添感伤情绪。最后几句,宕开一层,以豪情抚慰难舍之别意,冲淡世态炎凉、世事无常的悲哀。“恩怨相尔汝”用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诗句,点明词人与友人都是胸怀天下之壮士,不必在送行之际如小儿女般呢喃,不如豪饮以慰愁肠,听这一首慷慨的《金缕曲》。作为送行词,全词立足现实情境,以饱满激昂的情绪抒发词人与友人的知交情谊,站在与友人一道的政治立场上为其壮行,同时蕴含对时局的痛心与无奈。词风沉郁悲壮,令人读之扼腕。撰稿:陈骥诵读赏析:付程栏目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宋词以其独特的神韵独树一帜,与唐诗并列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通过多媒体重新演绎,让最经典的词句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把美的享受和宝贵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两岸青少年,在提升孩子们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岸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来源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京彩台湾微信号:bjstb20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作者:梧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